采訪團成員在賈湖遺址博物館參觀。記者 李宜書 攝
8月19日,“何以中國 行走河南”網(wǎng)絡主題宣傳活動采訪團走進漯河。一天的時間里,由媒體記者、網(wǎng)絡達人、在豫留學生等40余人組成的采訪團,深入許慎文化園、賈湖遺址博物館等地開展采風活動,挖掘我市推動優(yōu)秀文化創(chuàng)造性轉(zhuǎn)化、創(chuàng)新性發(fā)展的生動實踐,零距離感受漯河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,沉浸式體驗漯河文旅新場景、新業(yè)態(tài)。
桌子為什么叫一張?筆為什么叫一支?作為中國首部字典,《說文解字》共收錄了多少個字?……當日,帶著一系列的疑問,采訪團抵漯后就到許慎文化園尋找答案。“何以中國 行走河南”探源漯河專場推介會現(xiàn)場,市委書記秦保強親自上臺推介:在漯河,能聆聽到八千年前骨笛吹奏的“文明先聲”,探究到古今漢字注釋溝通的“文化密碼”,領略到中原腹地八方輻輳的“商埠繁華”,體悟到超常規(guī)大力度創(chuàng)新的“澎湃動力”,感受到今朝漯河加速奔跑的“奮進態(tài)勢”。
隨后,順著漢字大道、中華辭書博物館、說文解字文物陳列館、字圣殿、叔重堂、字形牌坊等一路走去,采訪團成員一路看、一路聽、一路拍,用鏡頭全方位、多角度記錄所見,不時發(fā)出驚嘆聲。
當天下午,采訪團到舞陽縣賈湖遺址博物館和賈湖村的賈湖遺址現(xiàn)場。賈湖遺址發(fā)現(xiàn)了契刻符號、七音骨笛等11項世界之最早,將中華文明向前探源到八千年前,賈湖文化被譽為“人類從蒙昧邁向文明的第一道門檻”。中華先民在這里筑造房屋、馴化家畜、摶土制陶、種植水稻,留下了文明的先聲。采訪現(xiàn)場,采訪團成員將鏡頭對準遠古文物,聆聽講解員的解讀,從一件一件文物了解中華文明的起源、形成和發(fā)展過程。
“我是第一次到賈湖,剛開始參觀就被深深震撼了。以前只知道這里出土了世界上最早的骨笛,沒想到竟蘊藏著如此多的奇跡。11項世界之最,每一項都是人類文明的瑰寶,每一項都讓我對這片土地肅然起敬。站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,仿佛能聽到遠古的回聲,感受到歷史的厚重。”網(wǎng)絡達人“真不是毒蘑菇”告訴記者。
當采訪團成員、鄭州大學埃及籍留學生貝爾吹響復刻版賈湖骨笛時,贏得大家的陣陣掌聲。“漯河給我的印象不僅環(huán)境優(yōu)美,人很熱情。通過今天的行程,我感到漯河還是一座有著悠久歷史的城市。”貝爾告訴記者,漯河之行讓他印象深刻的是賈湖骨笛,沒想到用鳥類尺骨制作而成的笛子竟能吹出如此美妙的聲音。
無論是賈湖遺址博物館通過現(xiàn)代科技展示的先民文化,還是賈湖遺址的遠古文明,都給采訪團成員留下了深刻印象。采訪團成員、鄭州大學白俄羅斯留學生喀秋莎在賈湖遺址公園看到探方側(cè)壁不同顏色的土層后激動地說:“今天,我不僅體會到了厚重的歷史文化,還感受到了漯河的生機與活力。這讓我的體驗更加特別。”
初秋的夜晚,沙澧河畔微風習習、流光溢彩。采訪團成員泛舟沙河,漫游“十里燈廊”,為一天的采風活動畫上了圓滿的句號。
“剛到漯河,我看到一座高高的建筑上刻滿了文字。當時我想,漯河和文字究竟有著怎樣的淵源?這個疑問,在我走進許慎文化園后便迎刃而解。文字是傳承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,我們在此可以感受到文字的獨特魅力,將漢字文化更好地傳承下去。”光明網(wǎng)記者王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,“這是我第一次來漯河。來之前,有朋友向我推薦了漯河的胡辣湯等美食。此次漯河之行,我不僅品嘗了漯河的美食,還了解了漯河燦爛的文化。”“通過一天的采風,我見識到漯河深厚的文化積淀?;厝ズ螅乙v好漯河故事,傳播好漯河文化。”光明網(wǎng)河南頻道記者郭津杭說。
“何以中國 行走河南”網(wǎng)絡主題宣傳活動由中央網(wǎng)信辦網(wǎng)絡傳播局指導,河南省委宣傳部、河南省委網(wǎng)信辦等主辦,通過現(xiàn)場推介、蹲點式和行進式采訪等方式,在河南探尋中華文明起源,從悠久歷史、博大文明中探尋自信之基、力量之源,為守護中華文脈、更好建設中華民族現(xiàn)代文明貢獻中原力量。
結(jié)束漯河采風活動后,“何以中國 行走河南”網(wǎng)絡主題宣傳活動采訪團將深入許昌等地開展采風活動。
責編:翟柯 編審:陳向黨 終審:王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