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11月1日《新華每日電訊》
作者:新華每日電訊記者袁月明
“秦時明月漢時關,萬里長征人未還。”
縱觀中國歷史,關,往往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——它見證了戰(zhàn)爭與和平、毀滅與新生、阻塞與通達、隔閡與交融。
中國人對“關”的感情,亦是復雜的——它象征著大漠孤煙的蒼涼、關山難越的惆悵,也飽含著倚劍而歌的豁達豪邁、守衛(wèi)家國的威武雄壯。
古老的關隘,如同一段段時代風云的注腳,散落在遼闊大地的褶皺深處,串聯(lián)起波瀾起伏的歷史章節(jié)。
細數(shù)幾大名關,函谷關是繞不開的一座。這是我國歷史上建置最早的雄關要塞之一。
鮮為人知的是,在中原大地上,曾先后出現(xiàn)過三座函谷關:位于三門峽市靈寶市的秦函谷關,位于洛陽市新安縣的漢函谷關,以及距秦函谷關不遠、建在黃河岸邊的魏函谷關。
風起函谷,表里山河。如今,行走在崤函古道上,耳邊不時有風聲嗚咽,仿佛仍能聽到穿過歷史煙云的輕聲嘆息。
縱橫之地
春秋戰(zhàn)國,群雄逐鹿中原,烽煙不斷。
公元前318年,楚、齊、魏、趙、韓、燕六國聯(lián)合,由楚懷王擔任“縱長”,向日益強大的秦國發(fā)起進攻。聯(lián)軍浩浩蕩蕩前進,行至函谷關時,遇到主動出擊的秦國,六國聯(lián)軍敗走,“皆引而歸”。
這是《史記·楚世家》記載的戰(zhàn)國“六雄”第一次“合縱”,也是“函谷關”這個名字第一次出現(xiàn)在歷史文獻之中。
從空中俯瞰豫陜晉三省交界處,山巒疊起,溝壑縱橫。在中條山與崤山之間,弘農澗河與黃河交匯,弘農澗以西、黃河以南,高聳起一道東北-西南走向的大塬——稠桑塬。
塬,我國黃土高原地區(qū)的一種獨特地貌,因流水長期沖刷侵蝕而形成,頂面平坦寬闊但密林遍布,四周溝谷切割、陡峭難行,是名副其實的艱險之地。
好在,稠桑塬上有一道東西向的狹窄裂隙,長約7.5千米,深約50至70米,谷底寬約10米,最窄處只有2至3米??v使“車不方軌,馬不并轡”,先秦時期,這是穿行稠桑塬的唯一通道。
秦國將關隘,修筑在這裂隙的東端。關在谷中,深險如函,由此得名函谷關。
“西據高原、東臨絕澗、南接秦嶺、北塞黃河,函谷關可謂‘一夫當關,萬夫莫開’。”據靈寶市函谷關歷史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副主任單戰(zhàn)戰(zhàn)介紹,憑借“丸泥可封”之險、易守難攻之勢,函谷關自古便是兵家必爭之地,“建關以來,這里曾經發(fā)生過大小戰(zhàn)役200多次,其中不少重大戰(zhàn)役甚至影響了中國歷史的進程。”
這里是戰(zhàn)國七雄“合縱連橫”之地,也是劉邦項羽“楚漢爭關”之地。
作為“秦之四塞”的東方門戶,關東勢力若想攻入關中平原,就要先渡弘農澗、破函谷關。翻閱歷史文獻,細看東方列國先后進行的五次大規(guī)模合縱攻秦,函谷關都是關鍵戰(zhàn)場。
“正是有了函谷關這樣進可攻、退可守的戰(zhàn)略屏障,秦國面對來勢洶洶的六國聯(lián)軍,才能多次立于不敗之地,并最終在時機成熟時東出函谷,一掃六合。”單戰(zhàn)戰(zhàn)說。
怪不得賈誼在《過秦論》中,對函谷關不吝筆墨:“秦孝公據崤函之固,擁雍州之地,君臣固守以窺周室”,“六國之士……嘗以十倍之地,百萬之眾,叩關(函谷關)而攻秦。秦人開關延敵,九國之師,逡巡而不敢進。”
“天開函谷壯關中,萬古驚塵向此空。”函谷關,連同大散關、武關、蕭關一道,成為關中平原“八百里秦川”的最佳守護者。
“上世紀80年代,考古人員在秦函谷關附近斷崖上發(fā)現(xiàn)一處戰(zhàn)國時期的箭窖遺址,一束束鐵桿銅箭矢雖然均已銹成塊狀,但仍能從中窺見當年這里戰(zhàn)事之頻繁、戰(zhàn)況之激烈。”單戰(zhàn)戰(zhàn)感嘆道。
歷史的車輪滾滾,當年的雄關要塞早已湮滅,如今的秦函谷關,是當?shù)匾劳袧h墓中出土的畫像磚而復建的。它坐西向東,青磚高墻呈凹形南北排開,關墻上,矗立著4座懸山式重檐樓閣,盡顯巍峨。
登關樓遠眺,難抑思古之幽情。向西望去,稠桑塬上的函關古道依舊密林四掩、壁立如削,仍能感知到“函谷兵戈起,草木皆兵家”的肅殺意境。
秋風過處,仿若戰(zhàn)馬嘶鳴。
道家之源
漫步函谷關歷史文化旅游區(qū),最讓人難以忽視的,要數(shù)一尊碩大的老子金像。他手握《道德經》書卷,目視遠方,睿光如炬。
出生于豫東周口市鹿邑縣、任周王室“守藏室之史”的老子,為何會在相距甚遠的靈寶留下深重印記?
“老鄉(xiāng),你們這兒和老子有啥淵源?”
“噫,你不知道嗎,老子在俺這兒寫的《道德經》哩!”
故事要從大約2500年前講起。
一天,時任函谷關令的尹喜登樓觀天象,只見東方一派紫氣升騰的奇異光景,于是大喜,認為紫氣東來,必有貴人經過,連忙“待而迎之”。不久后,果然見一位老翁騎著青牛,向關門走來。這老翁,便是“見周之衰,乃遂去”的老子。尹喜得知老子將要隱居,便請求他在此著書,傳道于世人。
就這樣,凝結老子哲學思想,洋洋灑灑五千余言、上下兩卷的《道德經》,在函谷關這一“靈境寶地”誕生,在中國思想史、哲學史上,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。
這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《史記·老子韓非列傳》、劉向《列仙傳》等文獻中記載的傳奇故事。2014年,作為民間文學的“老子傳說”,也被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。
“函谷關歷史文化旅游區(qū)還現(xiàn)存有太初宮,碑文記載,這是尹喜處理公務的地方,也是老子著《道德經》的地方。”單戰(zhàn)戰(zhàn)頗為自豪,“許多海內外老子文化、道家文化研究專家及愛好者,都會專程來靈寶秦函谷關拜謁,在‘道家之源’追尋先賢的智慧星光。”
彼時,老子揮一揮衣袖,西出函谷,飄然遠去,“莫知其所終”。他或許不會想到,在2000多年后的今天,《道德經》不僅在中國留下廣泛而持久的余韻,在國際上也有著超乎想象的巨大影響力。
據聯(lián)合國教科文組織統(tǒng)計,在全球范圍內,《道德經》是被翻譯成語種最多、發(fā)行量最大的中國經典。迄今為止,該書已翻譯成近百種語言,有2000多種譯本,“老學研究”一度在世界多地掀起熱潮。
是以,函谷關不僅是軍事意義上的要塞,更是人文意義上的重鎮(zhèn)。除了老子與《道德經》,這里還留下了許許多多家喻戶曉的歷史典故:
戰(zhàn)國時,齊國孟嘗君入秦被軟禁,憑借手下門客用“狗盜”之術、“雞鳴”之法,才得以順利逃出函谷關,“雞鳴狗盜”由此而來;趙國平原君門客公孫龍牽白馬過函谷關受阻,于是與關吏展開了一場精彩的“白馬非馬”邏輯辯論……
時至今日,慕名而來的游客,還可以在函谷關歷史文化旅游區(qū)看到雞鳴臺、望氣臺等飽含文化底蘊的遺存。近百米的格言通道上,形狀各異、大小不等的“格言石”,鐫刻著《道德經》中闡述的大道至理。而附近一帶的住家戶,仍喜歡在門楣上刻下“紫氣東來”四字,遙想老子身后的萬丈霞光。
“水善利萬物而不爭。”名關、名人、名著,在此凝為一體,幻化為挺立在國人心中的文化符號,倒映在上善湖盈盈的水波間。
絲路遺珍
回想起新安漢函谷關遺址的發(fā)掘經歷,嚴輝一下子打開了話匣子:“我們發(fā)掘了3300平方米,獲評2013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(fā)現(xiàn),可見漢函谷關有多么重要、其發(fā)現(xiàn)有多么震撼!”
2012年6月,時任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(現(xiàn)更名為洛陽市考古研究院)漢魏研究室主任的嚴輝,接到一項新任務——擔任新安縣漢函谷關考古發(fā)掘領隊,主持開展相關勘探及發(fā)掘工作。
城墻、排水渠、馬道、護堤、建筑遺址、水井、道路……一系列豐富的遺跡現(xiàn)象被不斷揭露,漢函谷關遺址的整體空間布局、形制結構等愈發(fā)清晰。
“在出土文物中,最具代表性的要數(shù)‘關’字瓦當。”嚴輝說,“上面的一筆一畫都清晰可見,為遺址年代和文化內涵的真實性提供了可靠的依據。”
很多人不解,為何在距離靈寶市150公里外的新安縣,還有一座函谷關?
那是公元前114年的冬天,剛過不惑之年的漢武帝劉徹下令,“徙函谷關于新安,以故關為弘農縣。”
出靈寶,經澠池,至新安。遷關這一決定,可謂“牽一發(fā)而動全身”。要知道,函谷關扼守溝通洛陽盆地與關中平原的大通道,素有“中原鎖鑰,兩京咽喉”之稱,是京畿周邊防御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。
根據東漢學者應劭觀點,遷關原因是“樓船將軍楊仆數(shù)有大功,恥為關外民,上書乞徙東關”。那時,關內關外,不僅是地理位置的區(qū)別,也是身份榮耀的象征。楊仆不甘當“關外侯”,自愿付出所有家產用作遷關費用,希望能將函谷關向東搬遷三百里,將自己的家鄉(xiāng)納入關中。
或許是對將軍功績的獎賞,又或許出于構建“大關中”戰(zhàn)略需求考慮,那年冬日,漢武帝究竟為何作下“遷關”的重要決定,我們已不得而知,但新安接棒靈寶,重新建起一座宏偉的關隘,確實是不爭的事實。
“新安漢函谷關并不僅僅是一個孤立的關口,還是一座復雜的城,由關塞、驛站、烽燧、長墻等設施組合構成了龐大的軍事防御體系,南北縱長約60公里,控制著崤函南道、崤函北道、黃河漕運三條路線。”嚴輝說,考古發(fā)掘也印證了酈道元在《水經注》中對漢函谷關“障自南山橫洛水,北屬于河,皆關塞也”的描述。
而相比于秦時函谷關突出的軍事功能,在幅員遼闊、大一統(tǒng)的漢朝,函谷關作為內關之一,除守衛(wèi)京畿外,在交通、驛站、對外貿易、文化交流方面的作用愈發(fā)凸顯。
以漢函谷關為西行的第一道門戶,古絲綢之路由中原腹地伸出,經甘肅、新疆一路西去,綿亙萬里,串聯(lián)起亞歐大陸上貿易你來我往、文明交流交融的珠鏈。2014年,漢函谷關作為絲綢之路聯(lián)合申遺項目的一處重要遺產點,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。
“漢函谷關附近,還曾出土牽駝俑、胡俑、駱駝俑等反映西域特色的文物,佐證了當時絲路貿易的繁盛。”嚴輝說。
“勝跡漫詢周柱史,雄關重睹漢樓船。”歷經2100多年風雨蒼黃,漢函谷關還靜靜屹立在崤函古道之上,保留著民國期間最后一次修葺的形制。
登上關樓,目光隨古道延伸向遠方,腦海中便不由自主浮現(xiàn)起兩漢時,那些身姿各異的西域使節(jié)、滿載珍寶的商旅駝隊云集于此的熱鬧景象。遺址北側,隴海鐵路上,列車呼嘯而過——“鋼鐵駝隊”正馳騁在新絲路之上。
邁步向新
說罷秦皇漢武,沿著時光的軌跡,繼續(xù)尋覓魏函谷關。
東漢末年,三國鼎立。曹操西征張魯、馬超時路經弘農,見秦函谷關古道崎嶇難行,糧草轉運困難,命許褚在距離秦函谷關北約5公里的黃河河灘上另辟新的運糧道。
“到了魏正始元年(公元240年),弘農太守孟康在運糧道入口處新建關城,這便是魏函谷關,又稱‘大崤關’‘金陡關’。”嚴輝指著一張老照片說,1923年康有為前往西安途中路過魏函谷關,還為此關題寫下“天下為公”四字,不過由于三門峽大壩蓄水,魏函谷關遺址被淹沒在水下,具體位置已不可尋。
黃河滾滾,滄海桑田。
隨著古代政治中心東移和經濟中心南移,扼守東西要道的函谷關地位逐漸下降以至衰落。而在刀光劍影遠去之后,關塞作為軍事守備的功能也逐漸褪去,轉而成為回溯中華民族發(fā)展歷程的文化地標。
古往今來,煌煌函谷關見證了太多太多風云際會、功過是非,也聆聽了太多太多家國情懷、故人鄉(xiāng)思。
一代代王侯將相,期待在這里建功立業(yè),鼓角爭鳴,也慨嘆“函谷如玉關,幾時可生還”;一位位文人騷客,在這里憑古吊今,感慨萬千,也吟唱“請君時憶關外客,行到關西多致書”。
依托豐厚的歷史文化資源,靈寶、新安兩地不斷挖掘函谷關文化內涵,創(chuàng)新方式講述函谷關故事,讓古關融入時代新風、重現(xiàn)光彩。
“我們在做好漢函谷關文物保護的同時,圍繞絲路文化和關隘文化等,推出了《泥土的記憶》《神秘的考古》《穿越漢代,如何通‘關’》等特色研學課程,通過打造涵蓋參觀游覽、場景體驗、傳統(tǒng)游戲、實踐操作等多方面的精品研學項目,讓前來參觀的游客尤其是青少年,能游有所學、學有所獲。”新安縣漢函谷關保護所所長郭佳偉說。
而在靈寶,圍繞秦函谷關,當?shù)匾沧鞒鲈S多規(guī)劃,并不斷付諸實踐。
“2023年,我們推出了大型沉浸式夜游體驗項目《問道函谷》。2024年暑假以來,又新推出大型實景劇《大秦烽云》,以秦掃六合故事為藍本,以函谷關的歷史文化和壯美景色為依托,直觀再現(xiàn)大秦金戈鐵馬的歷史故事與壯觀場面,讓游客在沉浸式文旅產品中,感受文化風韻。”單戰(zhàn)戰(zhàn)說。
雄關漫道真如鐵,而今漫步從頭越。登上函谷關鎮(zhèn)九曲黃河觀景臺遠瞰,滔滔黃河奔流不息。山巒起伏處,函谷關的故事還在繼續(xù)。